周姓考
周书生 人和寨 2023-08-22 17:23 发表于河南
【引 子】
每当想起后稷·弃来到世间的神奇场面、看到在西北大原上庆城矗立的不窋巨像,紧握笔杆的手总是提起又放下,觉得名不見经传的周氏子孙难以去诉说从上古而来的厚重的周人历史。影响决策的还有鸿儒们的不同说事,实让人无从下笔。如:西周时代的“采邑(采地、封邑)”,是国君封赐给卿大夫作为世禄的田邑,但有文人墨客说秦以前的文献中就没有“采邑”二字,是秦后才出现的。又如上古时代:“周昌”、“周任”,宋罗泌《路史》最早提出“黄帝臣有周昌、商有周任”,《诗传旁通》、《论语类考》等不少文献附之,而有的文人骚客认为:从文献看,黄帝臣周任不见于先秦典籍,“实为揣想之词”……。年初,笔者曾力压胡思乱想,以搏涛之勇疏写《周姓考》,后遇不同说卦,探研学习,决定附会传统文化,再探《周姓考》。
一:【古 周 国】周姓,
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古老姓氏,属氏族和国名为氏。黄帝时代已经存在周部落,黄帝之臣有周昌和周书,他们都是周部落的人。周部落就是古周国,属黄帝族下属。在上古时代,虽无文字记载,但口传得知我国不少地区农业就有了很大的发展,有打井、挖水灌溉、农田种植,春种秋收。黄帝之臣周昌和周书大概就是最早凿井引水灌溉农田的氏族的首领,他们发展了农业。周氏族就是当时重要的部落,一直活动于山西临汾、太原一带,也是周昌的古周国之地,是中国最古老而又神奇的周姓,所以,《河图运录法》载,远古黄帝轩辕氏有大将周昌一一昌是周族部落头头,黄帝是部落盟主,远古时周族已是会盟的一员。至今,仍有一些周姓人尊周昌为先祖。之后,在岐山又有“郮”,《路史·国名纪甲》说:“资、郮,故国,黄帝后,封岐山之阳。”或许这些后人生活在肥沃的岐山之阳,善耕种,创造了“周。”妘姓,是上古社会最早的姓之一。她是颛顼(Zhuan,Xu)帝之孙祝融氏之后裔,是祝融八姓之祖。据说,妘氏也闯入岐山之阳,和郮结合,形成妘周氏。从妘姓到周氏,强化了地盘,把岐山之阳称为“妘周”之原,并且一直持续到夏商时期。到商代又有太史周任,任有言曰:“为政者,不赏私劳,不罚私怨(左传.昭公五年)。”“陈力就列,不能者止(论语)。”“为国家者,见恶,如农夫之务去草焉(隐公六年)。”后世为官从政者多服膺其言,以其人为楷模。《论语注》曰:“周任,古之良吏。”可见,周族历史悠久,为人正直,为国为家。
二:【周 人 立 祖】
《周朝八百年》的作者一一主攻先秦汉史的文史作家“林屋公子”,在书中追源了周姓:“周人真正记忆中的先祖是不窋,又把崇拜的稷神改造为后稷,才列为最早的先祖(《周朝八百年》)。”“西周时尚无皇帝、尧舜的记载,当时最古老的两位先王是大禹和后稷。说大禹、后稷勤政而死,所以大禹被奉为社神,而后稷被奉为稷神。”《周朝八百年》还曰:“不窋以上肯定还有其它先祖,但是通过对后稷文献的分析,这些基本都是来自周人的神话。”当然,林屋公子的依据是战国先贤们创造的神话一一他们的神话不是空穴来风,而是对于无文字时代的远古人口头传说的科幻推理。五千年来,农耕推动了历史的发展,古之周人不停在农耕中奋行,当他们得知“稷降以百谷”,就把后稷推崇为先祖。《国语》里的开篇就说:“昔我先王世后稷,以服事虞、夏。”《诗经·大雅·生民》里有:”厥初生民,时维姜嫄……载震载夙,载生载育,时维后稷 。西周初年的《吕刑》也记载:“黄帝清问下民鳏寡有辞于苗。德威惟畏,德明惟明。乃命三后,恤功于民。伯夷降典,折民惟刑禹平水土,主名山川,稷降播种,家殖嘉谷。”周穆王说的这段话里的‘’三后‘’,即古时代的三位王者—伯夷、禹和稷。稷,就是穆王心里典籍的周人始祖。远古三大奇书《山海经》也有记载。《大荒西经》:“有西周之国,姬姓,食谷,有人方耕,名曰叔均。帝俊生后稷,稷降以百谷。”《西山经》也说:“南望昆仑,其光熊熊,其气魂魂。西望大泽,后稷所潜也。”后稷被周人立祖,慢慢走下神坛来到人间,开启了农耕之道,之后在周人的信仰和崇拜下,千年“维新”,稼樯为民,使周朝立世八百年,成就了如今的二千五百万周姓人。
三:【后 稷】
《史记》:“周后稷名弃 , 其母有邰氏女曰姜原 ,姜原为帝喾元妃 。 姜原出野 , 见巨人迹 , 心忻然说 , 欲践之 , 践之而身动如孕者 。 ”传说在远古时候,帝喾的元妃姜嫄(有邰(tái)氏部族),到山野中去游玩,看到巨人的脚印,十分惊异。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抬脚踏到那个大脚印上,顿时,身心震动而后怀孕,生下了一个儿子。踩脚印生子姜嫄心疑,就把孩子丢弃在一条狭窄的小巷里。可是说来也怪,牛马等牲畜路过小巷时都很小心地躲开这个孩子。姜嫄看到孩子平安无事,又抱到山林,打算丟在无人之处,却没想到正赶上许多人正在林中砍树,无法丢在那里。当时已进入寒冬,姜嫄又把孩子丢在野外的冰上,以为肯定会把他冻死。谁知一群鸟儿飞过来,落在孩子身旁,纷纷张开翅膀,覆盖在孩子身上,给他取暖,孩子仍然活的很健康。几次丟弃都没有阻挡孩子的成长,姜嫄既心疼又觉得神奇,就放弃了不要孩子的念头,抱回家抚养起来,并给他取名叫“弃”。弃,聪明伶俐,机灵智慧。他从小喜欢种瓜、豆、青麻等种子,看着长大结果甚为高兴,长大以后爱上了农业种植,总结出了一套技术,老百姓看到了都跟他学,庄稼年年获得丰收,后来传到天子帝尧那里,考察后聘用他做“农师”,让各部落的人都学他的耕种方法,以多收粮食,使挨饿的人不再挨饿,天下太平。后稷从此稼樯于民,并和大禹、伯益治水,深获世人好评。《国语》写到:“夏之兴也,周弃继之,故祀以为稷。”夏朝头头启祭之,并设“后稷”之官。后稷死后,被葬在“有膏菽、膏稻、膏黍、膏稷,百谷自生,冬夏播琴,鸾鸟自歌,凤鸟自儛,灵寿实华,草木所聚”的“黑水之间,有都广之野(山海经.海内经)。”遗憾的是,夏朝末,帝孔甲“好鬼神,事淫乱,夏后氏德衰,诸侯叛之”,后稷嫡孙不窋看到孔甲不事农耕,毅然辞官率族西奔庆阳一带,继续教民稼樯。庆城现仍有不窋祖陵。《史记.周本纪》:"不窋末年,夏后氏政衰,不窋以失其官而奔戎狄之间"。
四: 【不 窋 】
“周人真正记忆中的祖先是不窋(Zhu,《周朝八百年》)”不窋,史称周先祖,当地人叫他老周王,是周人的第一代部落首领,在庆城留下的遗址之一是“周旧邦牌坊。”有人推算出不窋到庆阳的时间约为公元前1737年前后。不窋是最后一位“后稷”官,从夏始2070年到1737年(夏帝孔甲亡时),按每代25一30年计,应在14一11代间,基本对应中国通史的记载。所以,《史记·刘敬传》曰:“周之先自后稷,尧封之邰,积德累善十有余世。”不窋怎样离开夏朝,有两种版本:一说是带族西徙;另一种说法是夏朝君王昏聩,不窋曾联合西方戎狄挑战夏朝,遭到了军事镇压,不得不率族人与戎狄一同逃亡。《国语 周语上》曰:“夏之衰也,弃稷弗务,我先祖不窋用失其官,而自窜于戎狄之间,不敢怠业,时序其德,纂修其绪,修其训典,朝夕恪勤,守以敦笃,奉以忠信,奕世载德。不忝前人”。不窋西北转移,是为了生存。那时的黄土高原,虽还是一片荆棘遍野的处女地,但原高川平,乃朝廷管不到的大原之地。庆阳这里“古有岐伯,黄帝师,望出安化(庆城县)”。由于不窋在此“教民稼穑、陶复陶穴”,茹毛饮血的蒙昧历史第一次在这块土地上画了句号。不窋不忘祖训,不敢怠滞祖业,决心扎根此地。他继承先祖良好的道德品质,制定规章制度让部属团结戎狄民族,为建立以庆城为中心的周族部落方国打下基础。由于不窋的努力,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以庆阳为中心的周祖部落方国显现,“周旧邦国”历史辉煌。史书上说,不窋死,子鞠陶立,鞠陶死,子公刘立。周道之兴从这里开始。庆阳是周先祖的故乡,是周民族的发祥地。周先祖在庆阳的遗址有庆阳不窋城、庆城东山周祖陵……。
(周祖陵是中国最早的遗迹)《陕西通志》卷十一,把不窋古城列为陕西古城之首,写到:“不窋古城在庆阳府境。夏之衰,后稷之子不窋奔戎翟之间,建邑而居。”“不窋陵在庆阳府东三里,碑文剝落,上有片石,大书:`周祖不窋陵’”。“不窋”庙在庆阳府城内,有塑像,东西壁绘文王三十七王像”。不窋陵最具代表性。该陵位于庆城东帽盒山顶,居高临下。墓冢呈长方覆斗形,底长30米,宽20米,高8米。冢前历代官员撰写刻石的石碑数座,大部分已毁。近年新建碑亭一座,由耿彪将军题写的“周祖陵”石碑立于亭中。墓东建有古典式周祖大殿,内塑不窋、鞠陶、公刘三圣像,两边塑有庆节至古公亶父10人像。陵院东部坐东向西建有周王殿,内塑周文王以下37王像和周公、姜子牙像。1995年在周祖陵院内还出土了商、周、汉、唐各代重要文物200多件,并有各种陶器和不窋红砂石雕像。商周文物的发现,将周祖陵存在的真实性向前延伸了近3000年。周先祖在庆阳建立邦国后,不窋城被专家誉为“华夏第一城”。此城即今庆阳县城。它座落在环江和柔远河交汇之处的二级台阶上,一面连山,三面临水,削土成城。城周7里13步,南北长三里,东西1里。由于全城处于台地,东西外城墙高33至40米,内高不到3米。南北外城墙高27至30米,内城高3至6米。这样修的城,站在城内看,不见城墙,站在城外看,城墙是高耸的悬崖绝壁,十分险要,易守难攻,真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险。全城共设5个城门,即东“安远门”,东南角“永春门”,正南“嘉会门”,西面“平定门”。各门上均建有城楼。城的北面另建“周祖禘宫”,传说是周人后代年年祭祀周祖时的临时住所。1906年,(清光绪32年),英国著名探险家C·D·布鲁斯到此,认为古城池构思精巧,可以和世界上现存的任何一座古城相媲美。不窋城历史悠久,数千年来,一直是庆阳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大明统一志》记:“不窋墓碑文削落,上有片石,大书:周祖不窋氏墓”。《大清统一志》记:“宋有不窋墓,在庆阳府城东三里”。明清《庆阳府志》记:“不窋墓在庆阳城东山巅”。清道光二十九年,庆阳知府步际桐、庆阳营参将察隆阿亦在庆阳东三里山巅不窋墓前立碑,大书“周祖不窋之墓”,此碑尚存。《史记.周本纪》:"不窋末年,夏后氏政衰,不窋以失其官而奔戎狄之间","教民稼樯"。从而开创华夏农耕文化先河,建立古邦国。《史记.周本纪》记:“周道之兴自此始,故诗人歌乐其德”。有诗赞: “不窋窜西戎,王业八百隆。今惟留古冢,矗立庆城东.或许不窋自己也没有想到,周朝的八百年盛世竟由此奠基,周文化之源始于此地,华夏文明的序幕在此揭开。
五:【太王立周 文王以国为氏】
不窋孙公刘迁豳地约三百年后,其九世孙古公亶父(太王)依当时的形势,果断决策再迁徙于岐阳周原,稼樯为民,使周人队伍日益强大。《史记 周本纪》曰:“古公亶父复修后稷、公刘之业,积德行义,国人皆戴之。”太王关注民生、维新治理、建立诸侯国,得到了商王朝认可。“(商王)武乙六年,邠迁岐周。命周公亶父,赐以岐邑”(《竹书纪年》)。因地处周原,故姬姓建立周族,定国号为周,国初具雏形。后来,太王观察到三子季历之姬昌,聪明伶俐,为了大业,欲将其做继承人。太伯、虞仲知父意出走。季历被商杀后,姬昌即位,实现太王之想,治于岐。《诗经 鲁颂 閟宫》记载:“后稷之孙,实维大王。居岐之阳。”太王维新,为什么不定国号为“姬”,而是用“周”呢?岐山周文化研究会原会长郑鼎文先生主编的《周文化研究文选》是说:“周人应是炎帝、黄帝即姬姜二姓的共同后裔……均起源于今日之周原地区。”可能考虑到姜、姬两姓,就和而启用周原之地名。再是,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考古专家董珊在其论文《试论殷墟卜辞之“周”为金文中的妘姓之琱》写道:在武丁时期(前1250一1192年),甲骨文上就已经记载了周国(妘周),当时商周关系极为紧张,商朝对周国杀气腾腾,最终在雄才大略的武丁领导下,商朝打败了周国。“周”字的甲骨文写法,犹如四方的田地里长着植物,四个小点或是庄稼或是劳动的奴隶。也就是说,周国农业种植比较发达,或许由此积蓄了强大的国力,才敢向商朝挑衅。古公亶父迁入周原时,世代生活在此地的妘周已很弱,但不管是被古公亶父打败还是归顺,最终占据了妘姓周国地盘。因为岐山之周原是妘周创立和生存之地,影响力深远,古公亶父刚迁入改动也不宜,又加当时的传统都是以地名为国号,为了稳定局面,利于长期发展,所以延用的是妘周地国号“周”。至于周原,其本义也应该是周国源头的意思。至此,“妘周”转换为“姫周”。以上两种说法互补而圆满,同时说明了古代农耕是强国的根本,正是后稷稼樯为民的体现。因此,太王在周原不延续公刘时的“豳国”,不定“姬”而定“周”,即使顺应了历史,又是继承了后稷等先祖的遗愿。到周文王时,不忘初心,继承祖父意志,维新奋进,周族更加强大。商纣王即位元年(前1075年-前1046年在位),不得不册封周文王为“周侯”(周文王原有封号“西伯”提升了一个等级)。册封“周侯”,确认了太王时的侯国,强化了“周侯”的国号,姬姓家族以周文王册封的国号“周”为姓,周姓历史从此记载在册。从商纣王元年〈前1075年),距今已近四千年(3097年)。所以,《元和姓纂》记载,“太王邑于周,文王以国为氏。”《姓纂》曰:帝喾生后稷,至太王,邑于周,文王以国为氏。太王立周,文王以国为氏,“周姓”开始载于历史,文王可谓“周姓”的得姓始祖。后来周武王建立周王朝,定国号为“周”,为周姓的复出奠定了基础,具有深刻的历史意义。
六:【 三 支 一 脉】
周姓虽然是多民族、多来源的,但在如今厐大的周氏群体中,绝大多数来源于姬姓,即周人的“三支一脉”。
第 一 支 脉 伯 羽:
武王灭商立周后早逝,周成王年幼。周朝初立,根基不稳,周公受托辅助成王。所以,周公旦让长子伯禽到封地鲁国管理,自己留在首都辅佐王室。周公爵的食邑在陕西歧周(在文王时就把岐周分封给周、召二公,周原之地就被分成了两块,一块封给了周公儿子为采邑。)他让次子伯羽去采食。姬伯羽(又名君陈、仲翼),是周公次子,继承了周公旦的爵位(周公是公爵,位列公、侯、伯、子、男等爵位之首),为成王、康王冢宰。恪尊父志,辅相王室,兴旺周朝。成王时,大赐天下各国各族氏,伯羽以爵位为姓氏,遂为周氏之始。至此,周姓在西周时期从姬姓中浮出,姬伯羽(君陈)成为历史上第一个最早的姬姓改周之人。姬伯羽年七十薨,追溢为周襄公。其生子二,长(赤页),次赫。周(赤页)为周慧公。到第八世周奂(定公)时,奂袭公爵,为周平王冢宰,并随平王东迁到东周洛阳……,直到十五世周敖遭周哀王、周思王之争位,没有恢复周公的爵位。君陈后人在东周洛阳七代,约200年,虽然其它二支脉仍在蛰伏中,但三支脉汇于东周春秋末年的洛阳实为难得。那么,第一支周氏“开姓始祖”是谁呢?常年研究周公文化、又是君陈之后裔的洛阳周建奇先生说:应该是伯羽。成王赐爵前伯羽姓姬,赐爵周氏后,就要立即严尊帝王之命,所以会改姬为周。伯羽即是周朝最早周姓的开基始祖,又是周氏“开姓始祖”。按照古代宗法理论,“别子为祖”,周公旦的次子,于是成为周姓的始祖。次子的“世嫡”(长子),则成为周姓的大宗。周公旦有八子,除长子就封于鲁国、次子采邑在周原以外,其余六子的食邑(采邑)分别在“凡、蒋、邢、茅、胙、蔡”六小国,这六子后来分别成为凡、蒋、邢、茅、胙、蔡六姓的始祖。既然后面六个庶子分别成为六个姓的受姓始祖,那么次子也当然成为受姓始祖(此时姓氏未分,仍含姬)。按照以上说法,成王赐姬伯羽周姓,他姓姬不姓周,只能是周姓的受姓始祖(开基始祖),其二世赤页开始姓周,才是周氏开姓始祖。成王为什么在西周开国之初就要赐姬伯羽为周姓呢?一是从中可以看到成王在继承先祖太王、文王、武王的遗志,决心把周朝治理好。二是周公一生功成、名遂、身退,是中国历史上做到极致之人,有功于西周。三是成王远谋深虑,赐姓即重用了周公培养的人才,又把周公之后裔紧紧地团结在皇帝身旁,有利于周朝的长远发展。姬伯羽改周是主动的,八百年后赧王姬延和姬烈之后改周则是被迫无奈的,是在周朝灭亡之时对国家的眷恋和继承。
第 二 支 脉 少 子 烈:
第二支周氏来自汝南,出自周平王少子烈之后。公元前256年秦灭周,周人开基始祖少子烈十九世姬邕,地被秦并,宗室受压,生活环境变坏,谋划外迁。二十世姬秀,住山东任城,避秦隐居不仕,生子:仁义礼智信。秀长子周仁,懂医术。景帝为太子时,周仁为太子舍人。周仁为人慎重,从不泄传别人的话。皇帝向他问别人的善恶,他却说:“皇上自己考察。”仍是不肯毁誉他人。皇帝的赏赐很多,但他常常推让不肯接受”,群臣馈赂,亦无所爱。前156年,刘启即位景帝,以续周朝之嗣,复封周仁为汝坟侯,赐号“正公”,为汝南周氏“开姓始祖”,郡望堂号汝南堂。汉武帝即位,把他当作先帝之要臣来敬重。仁后因病辞官,以二千石的年俸返乡养老。进入二十一世纪二十年代,周氏续修家谱,内部围绕“汝坟”、“汝南堂”产生了不同认知:驻马店市平舆县和平顶山汝州市两地周人都认为汝坟、汝南堂在自己地区,两者分而隆重祭祀,在周氏历史上出现了少有的纷争。汝州周氏认为:当年临汝处于东周王朝京畿之地的南大门,周平王封少子烈之汝坟不可能超出东周的管辖地,而平舆县处于东周管辖区之外。该派还用《路史 后记十》说:“平之子三,长曰精,封纵,为纵氏。次曰唐,封梁山,为梁伯。少曰秀,封汝川,谓之周。”秀即烈后。又用《诗经.汝坟》:“遵彼汝坟,伐其条枚。”及唐代诗人欧阳詹的《汝川行》:“汝坟春女蚕忙月,朝起采桑日西没。”来支撑自己的見解。2019年,张耀征先生主编的《周氏汝南堂根脉》问世,它用大量的古文献、口传和当地遗存物说明,驻马店平舆县的安城就是沉睡2000余年的汝南堂所在地,这里就是周平王封少子烈之汝坟侯之地,引起了全国周人的关注,得到了中华周氏宗亲联谊总会和河南省周文化研究会的认同,也成为“汝南周氏”人回归探亲拜祖祭祀之地。对于周人之争,著名历史学家李学勤给出了答案。他在主编的《中华姓氏谱周》p17页写到:“西汉初年,周仁又封汝坟侯,嗣周。这支周姓人当初居于汝坟(今河南叶县东北),后因这里过于潮湿,在周仁时迁居安城(今河南平與南),于是便以汝南安城为郡望。”《唐书·宰相世系表》也写道:“平王少子烈食采汝坟。烈生懋,懋生文,文生升……秦灭周并其地,遂为汝南著姓,生秀。秀生仁,字季房。汉兴,续周之嗣,复封为汝坟侯,赐号正公,以汝坟下湿,徙于安成。”东周初年,叶县在东周王朝京畿域内,又是南北交通和军事要道,南疆门户。平舆在周平王管辖地之外,属沈国,后归蔡国和楚国。传至平王19世姬邕时周被秦灭,姬邕的家族改姬姓为周姓。因住地过于潮湿迁移于平舆安城。西汉初,为续周之嗣,封姬邕之后裔周仁为汝南侯,赐号正公。平舆和汝州周人之争,看似矛盾,其实内含着统一:在秦灭周之前,少子烈后裔居住于叶县,在汝水一带;秦后迁徙于平舆安城,也在汝水之地,同居于汝河流域。《水经注》说:古老汝水正源发源于嵩县,曾流经汝阳、汝州、郏县、宝丰、鲁山、襄城、叶县、舞阳、郾城、西平、上蔡、遂平、泌阳、汝南、平舆、正阳、新蔡等地,后注入淮河,是淮河流域靠西的最大的支流。汝水流经的平原为川,汝水之堤为汝坟(《诗·周南·汝坟》:“遵彼汝 坟,伐其条枚。”毛 传:“汝,水名也。坟,大防也。”)汝水所形成的汝川、汝坟两地都具备。周氏“汝南堂”是指位于河南省平舆县周氏家族的祠堂,2018年平舆和来自全国的周人举行了祭祀活动。当年,河南汝州市也邀请全国和世界周氏在赧王陵举办了“汝南堂”祭拜大典。两地的各行其是造成了形式上的不和,但并不说明周氏一分为二。其实,天下周氏内部时刻在融合,特别是秦灭周以国为氏后,这种往来融合更强烈。南北朝时,居于平舆安城的汝南周氏,有两支分别迁于永安(黄冈)和临汝,到隋代时这两支又产生了黄岗派的谯郡公周法尚家族和临汝派蓬陵侯周表家族,并派生出了唐朝的两个周氏宰相,即周墀和周允元。后来周墀和蓬陵侯后裔、濂溪公七世祖周惟简联修《周氏家谱》,周墀为谱写序,分离多年的黄岗周法尚家族和已扎根临汝的周表家渊源相融。据《元和姓纂》、《古今姓氏书辩证》等书记载,唐代宰相周允元家族是“周仁之后”,当时称为临汝周氏,以临汝为郡望,再续了汝州与周姓辉煌。已是临汝人的周允元宰相,家族兴旺后,谁能夠否定他不可能在临汝当地设立“汝南堂”以纪念平舆祖宗呢?即是不设汝南堂而以“汝南堂”名义进行祭拜也无可非议。所以,平舆和汝州两地风雨之争是表,全心尽力,争先恐后祭祀周氏祖先是真,这说明周人之间虽然分分合合,嚷聒不断,但血脉融合永为常态。河南大学教授、历史学家朱绍侯说:“周姓大的堂号有:汝南、庐江、浔阳、临川、陈留、沛国、泰山、河南(洛阳)岐山,以周氏汝南堂最为著名,故有`言李必陇西;言张必清河;言刘必彭城;言周必汝南’之美誉。”
第 三 支 脉 【 赧王】
秦灭周,赧王卒,以国为氏,乃周家,开姓始祖周平山。《史记·周本纪》称:“归其君于周。周君王赧卒,周民遂东亡。秦取九鼎宝器,而迁西周公于惮狐。”清朝郑樵所作的《通志氏族略》记载:“赧王为秦所灭,黜为庶人百姓,号曰周家,因以为氏焉。”《通志·氏族略》把周氏归入“以国为氏”的姓氏中,称:“赧王为秦所灭,黜为庶人,百姓号曰周家。”公元前256年,秦灭周朝后,周赧王被黜为庶民,除姬延的嫡长子孙继续姓姬外,有的子孙因祖辈为王遂改作王氏,大部份则以国为氏姓周。《汝水沛舒派衍录》卷二写到:赧王生子阳、平、里、炯;“四子炯,亦讳姬炯,生殁葬失考。父失政,为秦所灭,黜为庶人,迁於汝水惮狐,百姓号曰周家,遂改姓周焉。寿八十六岁,葬汝水之阳五朵山。生子一,伯阳。”公元前271年,“伯阳自惮狐徙卷,生子平山;平山生子勃。”勃于前209年随刘邦起兵反秦,官至丞相,封降侯。勃子亚夫官至太尉,丞相,封条侯。周平山之后成为当地著名大姓,周勃、周亚夫创立了知名的细柳堂。至此,周平山成为赧王姬延一支周人的开姓始祖。2019年4月,汝州市周氏文化研究会汇聚全国周氏及全球华人周氏代表,在赧王陵举行了周氏“汝南堂”拜祖大典。
第四 周姓三支之融上文说,周氏在发展中融合,在交融中自立,在融汇中前行。如,平舆汝南堂族人落户赧王所在的临汝(汝州)。但更典型的是“细柳堂”:一堂融三支,花开周天下。张耀征的《周氏汝南堂根脉》出版后,第一章就写到:“安城为侯国,属汝南郡,诞生了周勃、周亚夫等名垂青史的政治家、军事家”。笔者当时认为是拿“细柳堂”为“汝南堂”撑门面。但当伯羽嫡孙周建启先生告知,周勃、周亚夫父子也在他们“八士堂”的《周氏家谱》中时,我懵了一一“细柳堂”一堂融三支,笔者不由猛然醒悟。中国五千年文化是厚重的,正是由于其厚重,往往一个问题在不同时代的不同古文献记载中不免存有差异,这些不同资料往往会为需者各取,引起后来的争执和质疑。这就要求探讨者要站在历史的高度去看天下,尽可能不停地猎取所能占有的一切资料去研究探讨,开展讨论甚至争吵后统一认知再结论,如此结果会更贴近客观和历史,万万不可一叶遮目不見森林,否则会一步走错终身错。细柳堂存于三支之中,是巧合吗?否!是因为他们时刻在生活、生产、生存中交叉、交融,存于各支中的细柳堂人都会按照千百年来的传统记忆和口传把根记录于家谱中,或文献中,或实物上。它告诉周姓人:虽然大海因海风而波涛汹涌,但在海平面下的海水仍会按自然规律去交汇融合,它们不会因海浪的猛烈撞击而停顿互融。对于渊源同一、血脉同一的周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人与人之间,宗族与宗族间也在岁月中时时交融结合,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更不因分支、分派、分域而停止。所以,三支同出自于一脉,他们的融合是自然的,更是必然的。
七:【其 它 姓 改 周 氏】
东周庄王时,周公姬旦后裔周公黑肩,企图杀死庄王而立王子克,事泄被杀,其后代由姬改周。唐朝《元和姓纂》卷五记载:“长安姬氏,赧王之后,先开中,避玄宗名嫌,改姓周氏”。唐明皇即唐玄宗(712——755年在位)李隆基,因为“姬”与“基”同音,当时为了避讳唐明皇李隆基的名讳,明皇下达诏书,许多姬姓被迫改为周姓,实际上不只是京城长安,而是天下姬姓大都改为周姓。这也是姬姓改周人数最多的一次。“贺鲁氏”改为周氏:北魏献文帝有兄“日普氏”后来也改姓周氏。南北朝时北周有骤骑大将军“普屯氏”改姓周氏。官员改周姓:如五代后梁成油死被梁太祖朱温赐周姓。明末长沙藩吉王子孙因明亡而逃宁乡改周姓。唐肃宗上元年间有暨佐亦赐姓周氏。福建泉州苏姓改周后迁往台湾。历史上不见记载的平民百姓改周姓的情况更不知多少,由此可见周姓来源之复杂。… … …从以上综考中,也可以说:周姓来源于二支,一支是周朝之前的“古周国”,一支源于姬姓。
八:【周 姓 分 布】
周姓最初发源于今陕西渭河平原地区,“以三支一脉”中第一支为主。后来其裔渐渐迁往各地。宋时期(公元960-1126年)和南宋时期(公元1127-1279年)有一支迁居湖南道州(今道县),清朝初年另有两支分别迁居山西省灵石县、河南省宝丰县。虽然迁徙是常态,为什么现在居山东居多呢?一是陕地偏冷,洛阳常旱。二是秦灭周后,以国为氏,伯禽所处鲁地姬姓也有不少随伯羽姓。三是随周平王到东周洛阳的伯羽后人,失去爵位后,则会“乡愁”于先辈之地,加上每当改朝换代时洛阳都是动乱中心,他们也会东走山东。随着周王都向河南东迁,周姓也由西向东迁徙。平王东迁洛阳后,周氏得到了大举的繁衍,成为巨族,形成河南、陕西为两大中心。秦灭周后,周姓由河南叶县迁徙到今驻马店平舆,临汝一支迁往江苏沛县等地,并分别在当地形成望族。汉末平舆一支又迁安徽庐江。河南周延汉时又任山东太守。东汉末年,京师洛阳董卓之乱,中原大批人东迁徐州。西晋末年,“衣冠南渡”,周姓随中原士族大举南迁。唐末“安绿山造反”社会动乱百姓南走。北宋灭南宋立,洛阳、开封为中心的中原地区又出现规模更大的“衣冠南渡”,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南移,使良渚地区成为最重要的经济文化中心,从而出现:“自古江浙多文人”之说。南宋末年元朝又南下,江浙的中原周姓大量南迁往福建、浙江、广东。元末明初,江西吉安府周姓移民湖南邵阳地区。明清以来,周姓比较集中的省份是江苏、浙江、广东、湖南、湖北、江西、福建等省。鸦片战争以后的晚清时代,周姓开始移居海外。其实,周性分布非常广泛,按照郡望和堂号:多达19个之多,分别是:汝南,沛国,陈留临川,庐江,泰山,淮南,永安,河南,河间,临汝,临安,华阴,河东,寻阳,江陵,长安,昭州,武功。堂号除了与郡望同名外,还有爱莲堂、细柳堂、笃祐堂、八士堂、岐山堂等。周姓的楹联写到:军推细柳,品合爱莲,岐阳启姓,绛邑分封,奋身除害,决策破曹。有人统计:周姓总人口2500万,占全国人口的1.9%。在全国的分布,目前主要集中于湖南、四川、江苏、湖北四省,大约占周姓总人口的34%,其次分布于河南、浙江、贵州、广东、江西、安徽、重庆、广西、山东九省,又集中了42%。湖南周姓总人口250万,219支,占全国周姓的10%,占湖南人口的3.66%,为周姓第一大省。周姓人群的血型分类总的是:O 型占33.5%,A 型占28.9%,B 型占28.7%,AB 型占8.9%。《中国人名大辞典》收录了周姓历代名人708名,占总人数的1.56%,排在名人姓氏的第九位;周姓的著名文学家占中国历代文学家总数的1.68%,排在并列第十位;周姓的著名医学家占中国医学家总数的2.12%,排在第九位;周姓的著名美术家占中国历代美术家总数的1.84%,排在第十三位。周姓重要人物有:西汉汝坟侯周仁,汾阳后周昌,太尉周勃、名将周亚夫,三国东吴大都督周瑜,唐朝武则天的丞相周允元,丞相周墀,画家周昉,哲学家周敦颐,词人周邦彦,南宋名相周必大,画家周臣,工艺家周翥,近代文学家、思想家周树人(鲁迅)、中华民国空军司令员周至柔,共和国总理周恩来,政治活动家周建人,历史学家周谷城,实业家周叔弢,钢铁、冶金学和陶瓷学家周仁,物理学家周培源,冶金家周志宏,生物学家周明镇,散文家周作人,语言学家周祖谟,文艺理论家周扬,著名京剧演员周信芳,国际法学家周鲠生等。
九:【周 祖 庙】祖庙,
祭祀缅怀祖先的场所。全国不少姓氏都建有自己的祖庙(祠堂),更有规模宏大的祖庙,如山东故地鲁国的周公文宪王庙,曲阜规模最大的孔庙,洛阳偃师新建的邱氏祖庙祠堂(据说投资近1亿多)。周氏在各地也有自己的庙祠,但唯不见周姓共有的祖庙。周姓三支一脉,源于姬姓,也许会有人说,当年姬伯羽采邑岐周,成王赐爵其周姓,周公旦又是伯羽之父,那么岐山周公庙不就是周祖庙?其实不然,周公旦虽然是伯羽的父亲,但他姓姬,不姓周,虽然是血脉之情,也不可能是周姓祖庙。不可否认汝南堂、濂溪堂、细柳堂、八士堂等就是周人的祠堂祖庙,但它们是周氏支系的祠堂,而不是象孔家的曲阜孔庙一样是全国周氏的祖庙。建祖庙(祠堂),在中国历代都是顺应时代应运而生的产物,因为中国自古就有尊宗敬祖的优良传统,而祠堂文化对家族的意义又重大:一是团结交流的基地,增强凝聚力,促进交流,增进友谊,最终达到互帮互敬,团结友爱,共同进步、共同发展的目的。二是传承和发展乡俗、乡贤文化的平台:通过了解祠堂的建筑风格、文化起源、社会历史和族谱、族规、族训的文化渊源,及先祖的开拓创业精神、历代贤达明智的进取意识等等,更好的教育激励来者。三是促进和谐的载体:建立扶贫助残、奖勤罚懒、标榜立新等制度,开展树新风、扬正气、尚科学、促和谐为主旨的活动。促进家族内部比贡献、学科学、赶先进、帮后进、超先贤,弃恶扬善、崇贤举廉。四是祠堂还是地方经济发展水平的象征。盛世修谱、富有建庙,已成为中国人历代的传统。祠堂建的好,作为一种古建筑群体,留给后人许多珍贵的历史文化,具有启迪好激励价值。还应该看到:建立周祖庙不仅仅是追根溯源,实质上还是在探寻周人的文化源泉,而周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源头。利用周祖庙把人们凝聚力团结在一起,实际上是在共同构建新的向心力一一在一定程度上说是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内在动力。正如著名英国史学家汤因所说说的那样:“就中国人来说,几千年来,比世界任何民族都成功的把几亿民众,从政治文化上团结起来。他们显示出这种在政治、文化上的统一本领,具有无与伦比的成功经验”。著名历史学家顾颉刚先生谈的:"古史是层累地造成的。"携族人共建周祖庙,就是在继续推动“层累”,从层累中探研周文化、延续发展周文化。《宾退录》(宋赵与时)曰:“周之先,后稷始封于邰,不窋自窜于戎狄,公刘徙居于豳,至于太王徙居岐周。文王降崇,乃作丰邑,自岐而徙都焉。武王之时,复营镐京而居之……。迄东迁之前,无所迁徙。”后稷庙在邰,“不窋”庙在庆阳府城内,太王庙在岐山,文王庙在丰,武王庙在镐京,搜不出周平王庙在何地?“国之大事,在祀在戎。”东周平王每年祭祀,庙宇肯定有,但不知在洛阳何地,也可能很早被毁,也可能在管辖的京畿之地。总之,在新时代,做为续传传统文化的祖庙祠堂,被赋予了更多的功能。新建和修缮祠堂不仅是对中国历史遗迹的补救和“层累”,也是对家族祖先的缅怀和尊敬,更是对周文化的研究和弘扬。洛阳曾是八百年周朝的“成周”,又是三支一脉的共汇处、其中两支发源于此,历史上地处周天子脚下的这块宝地理应是周人的共聚处,周姓祖庙祠堂的兴建地。为了在中华民族崛起中发辉更大的作用,2500万周人有必要形成共建周祖庙的共识,使《周姓考》更加圆满。… … …《诗经》曰:“周虽旧邦,其命维新。”不窋维新,率族西奔于戎狄,立方国;太王维新,长征千里于岐阳,立周国。文王维新,居羑里而演周易,以国为氏。周公维新,礼乐周朝八百年,三支一脉周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