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生活日志 > 族事★谱事

转发《浅议先周文化》(作者/周书生)

时间:2024-03-03 12:11:23 族事★谱事 我要投稿

中国近代著名历史学家、《中国古代史》编者、夏曾佑先生说:“中国之有周人,犹泰西之有希腊。”“有周一代之事,其关系中国者至深,中国若无周人,恐今日尚居草味。盖中国一切宗教、典礼、政治、文艺,皆周人所创也。(《中国古代史》)”。

640.png



 “周人”何许人也?,诗人为什么对“周人”如此高看和重视呢?要了解“周人”必先知“先周文化”。 先秦文化指秦朝以前的文化,先周文化是西周王朝以前的文化。周文化是先秦文化的核心和主流,先周文化是周文化的根脉。了解了先周文化,便可知“周人”在中国五千年传统文化中的地位。

(一)先周文化之“先周”始于何时?《史记·周本纪》写到:太王(古公亶父)迁都岐山时,部落原名“豳”,而非周族。由于太王迁徙定居在岐山的周原,于是改名为“周”,先周源于此时。先周文化是武王姬发建立西周王朝之前的文化,它的时间界限探者各异,从内在分析,它应该在后稷姬弃到西周,大约一千余年,约占中华五千年的五分之一。

     《周姓考》一文说:“不窋孙公刘迁豳地约三百年后,其九世孙太王(古公亶父)依当时的环境和形势,果断决策迁徙于岐阳周原,稼樯教民,使周人队伍日益强大。太王关注民生、维新治理、建立诸侯国,得到了商王朝认可。’(商王)武乙六年,邠迁岐周。命周公亶父,赐以岐邑(《竹书纪年》)’。因地处周原,故太王建立周族,定国号为周。”

35a85edf8db1cb1305f7710aebdcf34393584ba6@f_auto.webp.jpg

太王姓姬,为什不用“姬族姬国”,反而以“周”替“姬”呢?这就要穿越历史,重回当年哪个时代去探询。在中国历史长河中,“周国”的起源、发展和变迁,一直是个谜。《玉篇》曾有记载:”资、郮,故国,黄帝后,封在岐山之阳。“是说黄帝时期曾经有一个名为“郮”的国家在岐山,也就是后来的周原一带。在武丁时期的甲骨文中又发现了“周国”之名,这表明,早在武丁时期,周国就已经存在。后来,在出土的西周青铜器的铭文上显示一行字:“簋(gui),周生作楷妘媅媵簋,其孫孫子子永寶用,周(族徽)。”上有周(族徽)、族氏(周)、族姓(妘),大意是妘姓周氏嫁女于楷国的媵器,最后标上了周氏族徽。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考古专家董珊在其论文《试论殷墟卜辞之“周”为金文中的妘姓之琱》写道:在武丁时期(前1250一1192年),甲骨文上就已经记载了周国(妘周)。“周”字的甲骨文写法,犹如四方的田地里长着植物,四个小点或是庄稼或是劳动的奴隶。也就是说,周国可能是得益于后稷的传教,农业种植比较发达,或许由此积蓄了强大的国力。《诗经》:“周原膴膴(wu),堇荼如贻。”意指周原土地肥沃到生长的野菜也是甘甜的。所以,两千年后的清朝诗人方玉润在《诗经原始》中说:“故地利之美者地足为王。”周人之农耕加上周原地利之美,真乃占尽天时与地利,周国不强大也不由人。当时商周关系极为紧张。周国靠周原之宝地,经济发达,杀气腾腾,大有崛起之势。商朝看到妘周对自己的威胁,最终在雄才大略的武丁领导下,商朝打败了周国,妘周就成为了商在西域的诸侯国。

     公刘到太王(古公禀父),已在豳地近三百年,人口日益增长,部落日渐壮大,急需寻找新的发展空间。听说周原地大物博、土地肥沃,又加上豳地不断遭到戎狄之侵,太王为了族人,便果断“来朝走马,率西水浒,至于岐下。”太王迁入周原时,世代生活在此地的妘周,经过二三百年已恢复了元气,对进入周原地盘的人肯定不乐意,估计会发生规模不小的争斗。历史即然选择了太王,肯定是最终太王打败了妘周,占据了周国地盘,立足于肥沃的岐周之地。

f603918fa0ec08faa30645bc6f66986055fbda39@f_auto.webp.jpg


     皇帝时代的“郮”就生活在周原,商初“妘周”先祖又世居此地,影响力深远,理智的太王深知:在当时的政治传统中,国号的更换并不能改变历史的现状,反而可能引发新的社会动荡,加上刚迁入岐周,改动也不宜,而当时的传统都是以地名为国号,为了稳定局面,利于长期发展,便延用妘周的国号“周”,变“妘周”为“姬周”。从商王武丁第一次打败妘周,到太王迁居周原发生于商王武乙时期,武丁在前,武乙在后,相隔四五百年时间。再上延至妘周之前的郮,可见周人长期生活在此地而形成了周国(部落),“周原”之名源于“周”,“周原”其本义也应该是周国的源头。 姬族选择了"周"这个国号,表示他们对历史的尊重。郮、妘周以及太王为始祖的姬周,相继立于周原,显示了周国诞生以来的强大,也彰显了岐地周原之神灵。具有远见的太王,可能是信奉天地,对立足在周原发展信心满满,方定姬姓周国。

     太王灭掉了妘周这个商王眼中的不臣之国,为商朝消除了潜在的统治隐患,商王认可了太王姬周,“命周公亶父,赐以岐邑”。后来,商王为了团结周太王而出嫁宗室之女于太王之后。至此,太王奠定了姬周在周原发展的基业。在《史记·周本纪》中,司马迁对太王的迁徒也写到:古公曰:“有民立君,将以利之。今戎狄所为攻战,以吾地与民。民之在我,与其在彼,何异?民欲以我故战,杀人父子而君之,予不忍为。”豳人举国扶老携弱,尽复归古公于岐下。及他旁国闻古公仁,亦多归之。于是古公乃贬戎狄之俗,而营筑城郭室屋,而邑别居之。作五官有司。民皆歌乐之,颂其德。

     太王继承了周祖遗风,继续致力于周地的开发,勤于农业,不怕劳苦,开垦荒地,推行“务耕织、行地宜”的农业发展政策,实现了“行者有资,居者有畜积,民赖其庆”的局面。他建筑城邑房屋,把民众分成邑落定居下来。“做五官有司”,健全了国家存在的形式,官吏既有亲族关系,也有地域关系(非亲族)的双重内涵,加强了国家权力的运作。在意识形态领域,出现了宗庙之祀和家社之祭,初步形成了一套国家的祭祀系。他“积德行义”,使得“国人皆戴之”,奠定了周人礼教文化。他伯乐识马,慧眼选才,说:“我世当有兴者,其在昌乎!”

     《诗经·閟宫》说:“后稷之孙,实维大王。居岐之阳,实始翦商。”

     3000多年前,太王战略迁岐周,犹如中国共产党人二万五千里长征到延安。没有太王的果断转移,迁于岐周,就不可能有先周文化;没有强大的姬周之国,翦商之事也无从谈起。由豳迁岐,储势剪商,是太王两项最大的功绩。著名国学大师、夏商周断代工程首席科学家李学勤先生给岐山周公庙题词:“研究周文化,要把目光集中到作为周人发祥地的岐山周原。” 原岐山周文化研究会终身名誉会长郑鼎文在他编著的《我爱岐山》中写到:“岐周,博大精深的周文化的发祥地,长达800年之久的周朝江山肇基之地。”

 (二)河流千年得于源,树高百丈益于根。姬周源于太王,那么太王来自何方,古公亶父之文化是天生的吗?否,他源于后稷,更近地说来自周祖不窋。主攻先秦汉史的文史作家“林屋公子”在《周朝八百年》中说:“周人真正记忆中的先祖是不窋,又把崇拜的稷神改造为后稷,才列为最早的先祖。”“西周时尚无皇帝、尧舜的记载,当时最古老的两位先王是大禹和后稷。说大禹、后稷勤政而死,所以大禹被奉为社神,而后稷被奉为稷神。”后稷是上古时期功德最大的三公之一,曾在尧舜时代为相,第一个建立国家粮食储备,教民稼樯,因此被封为农耕始祖。他主张的“农耕文化”符合周人发展之理念,周人以其为始祖开启了周族的发展。《诗经·大雅·生民》里有:”厥初生民,时维姜嫄……载震载夙,载生载育,时维后稷 。史记《周本纪》曰:“后稷卒,子不窋立。不窋末年,夏后氏政衰,去稷不务,不窋以失其官而奔戎狄之间。” “不窋失官,去夏而迁于豳,豳接西戎,北接狄也”(《国语·周语》韦昭注)。古时,豳即甘肃庆城一带。

377adab44aed2e7384199609b089048686d6fabc@f_auto.webp.jpg

   不窋看到夏朝孔甲昏庸无能,便主动放弃了所担任的稷官,率领周部族从夏都洛阳经过邰地、岐周等地,迁徙到夏朝统治不到的戎狄地区北豳庆城,开辟新地,稼樯教民,充分显示出他是一位勇于开拓进取,具有强烈责任感、使命感、有远见、有胆识的谋略家。在庆城,为了解决面临的生存和发展问题,他日夜辛劳,从未有丝毫懈怠和放松,把搞好农牧业生产放在首位,不违时序,组织生产活动,使农业生产得到了发展和提高。不窋奉守厚道,用忠诚、信用的原则来处理周族内部及周人与戎狄间的关系,从而使族内、族外和睦相处。他认真地整理、制定各种典章制度,并以此来教育和引导族众。他陶复陶穴,筑建居地和城池,建起了 周部族有史以来建立的第一座城堡一一“不窋城”,并以城为中心将周部族紧密地团结起来,增强了向心力。

     《国语 周语上》曰:不窋“不敢怠业,时序其德,纂修其绪,修其训典,朝夕恪勤,守以敦笃,奉以忠信,奕世载德。不忝前人”。不窋是最后一位后稷官,是周人的第一代部落首领,史称周先祖,在庆城有“周祖陵”,留下的遗址之一是“周旧邦牌坊。”文王、武王祭祀时先祭不窋,《左传·文公二年》写到:“祀,国之大事也,而逆之,可谓礼乎?子虽齐圣,不先父食久矣。故禹不先鲧,汤不先契,文、武不先不窋。” 到公刘时代,推广周先祖的农耕技术,在南豳陶器烧制、青铜制造、房屋建造、家畜驯养,用日影看山冈、定南北、观水相、测量低地和高原,开发土地使民耕种,建立田制、实物征收制度,使“行者有资,居者有蓄积”,约三百年间繁衍生息,部落壮大。公刘为代表的周先祖率领民众由游牧转为定居,完成了由原始农业走向农耕文明的转型。夏曾佑先生说:“凡今日文明之国,其初必由渔猎社会,以进入游牧社会。自游牧社会,改为耕稼社会,而社会又一大进”。”

     著名的历史研究专家、原甘肃庆阳县政协主席刘文戈,在他编著的《周先祖农耕》中写到:不窋夏朝时率领族人奔戎狄之间的庆阳,“修复后稷之业,积德行义”。“拓土开疆,教民稼樯,在农耕生产中创造了灿烂文化,铸就了周道。”古人称之为”肇(zhao)周圣祖”,“周道之兴自此始(史记)”。

     《不窋考》一文说:不窋千里奔庆城,他当时根本不会意识到其举动意义重大,开辟了周人发展的根据地,自此以后可以按照自己的梦想,教民稼樯,开垦农业,在戎狄之地推行中原之文明。他不是有意的开疆英雄,但他的做为则是真正的开疆者。他建立的部落和教民稼樯之理念如井岗山之火一样燎原,外延东扩,开辟了周人新纪元。

     陕甘豫晋鲁“周文化研究交流联谊会”会长聂宗科编著的《周原文明史论》写到:“末代后稷之子不窋弃农奔豳,迁徙于戎狄之间,过着半农半牧生活。不窋之孙公刘再次东迁南豳,修复后稷之业,建立颇具规模的部落国家,为周族发展壮大奠定了基础。经十余代部落首领励精图治,周部落成为商朝时期雄居一方的强盛势力,同时形成周族早期的文化雏形。”

   (三)在周人发展史上,太王上承后稷、公刘之伟业,下启文王、武王之盛,是一位政治家、改革家、军事家。他不但.具有远见卓识,更有伯乐识马之慧眼,选择孙子姬昌接班,就是最好的说明。太王于周原约30年后,其子季立即位,《史记·周本纪》载:“古公卒,季历立,是为公季。公季修古公遗道,笃于仁义,诸侯顺之。”字虽不多,说明季历在延续周人的道路上马不停蹄,能征善战,并被商王文丁(武乙之子)封为“方伯(最高的诸侯)”。但同时商王又感到季历的威胁,竟又设法杀之。季历命短,但功不可没。《诗经·大雅》在歌颂王季时写到:“维此王季, 因心则友。 则友其兄, 则笃其庆, 锡之光。 受禄无丧, 奄有四方。维此王季, 帝度其心。 貊其德音, 其德克明。 克明克类, 克长克君。 王此大邦, 克顺克比。 比于文王, 其德靡悔。 ”季历在位二十余年。

     文王(姬昌)继位后?遵循太王之法,“笃仁,敬老,慈少。礼下贤者、日中不暇食以待士”。他明德慎罚,勤于政事,行善积德,善于团结内部力量,提倡“耕者皆让衅,民俗皆让长”,重视发展农业生产;礼贤下士,广罗人才,拜姜尚为军师,天下三分有其二。文王维新奋进,使周族更加强大。商纣王即位元年(前1075年-前1046年在位),不得不册封周文王为“周侯”(周文王原有封号“西伯”提升了一个等级)。册封“周侯”,确认了太王时的侯国,强化了“周侯”的国号,姬周则以国为氏。所以,《元和姓纂》记载,“太王邑于周,文王以国为氏。”以国为氏并不是“周氏”,可以理解为文王以周为国名,也可称姬周国,并得到了商朝的认可,光大了周族。?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正因为姬周的日益强大,引起了商纣王的警惕,借故把文王拘于羑里。“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能者无所不能。文王拘羑被囚禁7年,他面对牢狱之灾,不是悲伤、无奈、妥协,而是抓住机会,总结先古之史,将伏羲的先天八卦改造成后天八卦,变祸为福,终成千古不朽的《周易》。《周易》是一套深邃的哲学体系,体现了朴素的辩证观点,强调了事物发展的变化性和连续性。它提出了阴阳对立统一、五行学说等概念,被认为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源头。它的政治理念是提倡德治和人治,“以德治国”,反对暴政;倡导和平的国际关系,反对战争。特别是其辩证哲学思想,西方社会直到一百七十年前的马克思才产生,而《周易》早在三千年前就形成了,它将中国文化推向了极高的阶段。《周易》涵盖了政治、经济、科学、文化等多个领域,对中国乃至世界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周易》还正式提出了“天命无常”的“革命思想”,全面否定了商代“有命在天”、君权神授观念!

     诗经中赞扬文王的诗不少,《大雅·文王》开篇写到:“文王在上,於昭於天。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有周不显,帝命不时。文王陟降,在帝左右。”大儒朱熹解之曰:“周人追述文王之德,明国家所以受命而代殷者,皆由于此,以戒成王(诗集传)。”认为此诗创作在西周初年,作者是周公旦,在歌颂周文王的同时告诫勉励周成王及后世君王应顺应天命、施行德政。六韬.明传》记载:“文王寑疾,召太公望,太子发在侧。”文王问姜子牙,如何才能建立周天下?姜太公告知文、武王:“神明之德,正静其极。目贵明,耳贵聪,心贵智。安徐而静,柔节先定,善与而不争,虚心平志,待物以正。”只有君主爱护百姓,像上天施恩万物一样,百姓就会守规本分作事,天地融合,大礼有成,周天下必成。 《 从“维新”探周人千年》一文写到:“文王在弥留之际,乃虚心请教姜太公,彰显了他以维新问鼎天下的决心,并把维新理念传递于后,深深教育了武王姬发。由于文王强化了维新,重视了民本,畅通了社会关系,发展了农业生产,最终在武王之际克商建周。”

     武王登位,敬畏父亲文王,牢记其遗训;敬重贤才,聘太公望任太师,周公旦做辅相,召公、毕公等人辅佐;谦虚谨慎,善于团结天下诸侯,稳建智慧,作《太誓》后开始东进,讨伐殷商纣王。最终于公元前1046年,灭了商朝,迁于镐,建立了西周王朝,定都于镐京(今陕西西安)。中华人民共和国缔造者、一代伟人毛泽东,在《别了,司徒雷登》一文中称武王灭商为:“武王领导的人民解放战争。”可见毛泽东对西周王朝以及先周文化的重视。

     夏曾佑先生认为:文化是适应生产发展的要求而逐渐发达起来的,与生产发展是有密切关系的。先周文化的发展不是孤立的,从夏朝时文字、青铜器出现,到商朝时文字成熟、青铜器大量生产,文字和青铜器文化促进了农耕,发展了生产力,促进了先周文化的形成。

     不窋千里奔庆城,公刘南豳大发展,太王岐周立周国,文王迁丰国为氏,武王迁镐建西周;经过五次迁移,历时近千年,特别是太王到文王、武王、周公的一百多年间,周人践行出了先周文化。《诗经》曰:“周邦虽旧,其命维新。”先周文化的核心是什么?就是一代代姬周人教民稼樯、发展农耕,不断“维新”。

     著名哲学家冯友兰先生说:“周虽旧邦,其命维新”,为“旧邦新命”。这四个字,中国历史发展的新阶段足以当之。可见,不但先周文化是维新的结果,先周之后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包括中国共产党之百年和现代的改革,无不是在维新中前行。

甲辰龙年 二月末

作者:周书生 草于《人和寨 》


顶一下
(0)
0.00%
踩一下
0
0.00%
加载中~
QQ在线咨询
心得交流
+86-571-8853-1747
技术交流
(0)133-4619-8829

码字不易,谢绝复制哦!

如需复制,请联系我:0571-8853174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