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来源于姬周两姓同根同祖:
姬、周氏的始祖同为后稷。后稷的后裔古公亶父率族人自豳迁至陕西岐山下的周原,从此,兴旺繁茂,开始称为周族;亶父的曾孙姬发继承其先人遗志,联合诸侯,攻灭商朝,建立周朝。历经“三十七王,八百七十六年”。姬昌之子、武王四弟--姬旦因其采邑在周太王所居之地,被称为周公。后稷、古公亶父、文王姬昌、武王姬发、周公姬旦,都是姬、周氏的共同先祖。
姬周共祖:1黄帝(人文始祖)—2玄嚣-3嬌极-4帝喾-5后稷(姬姓始祖)-6台玺-7叔均-8不窋-9鞠-10陶-11候亚-12孙子都-13公孙仲-14庆节-15皇仆-16差弗-17毁伦-18公非-19辟方-20高圉-21候侔-22候旅-23亚圉-24景伯公父-25云都-26太公-27组绀-29诸盩-30公叔组-31古公. 亶父(太王) -32季历-33姬昌(文王)………
二,周姓“三支一脉”:
第一支脉:① 34周公系(姬旦)-………42黑肩(改姓周)
34周公(姬旦) -35伯羽-36赬-37彭奥-38颀-39鼻-40方叔-41奂-42黑肩-43忌父-44閲-45楚-46秆-47何-49敖-50蚃-51厉-52衎-53布-………周氏从姬姓中析出。周公次子被封周姓。西周初年,周公姬旦的次子,名伯羽(又名君陈、仲翼),在朝中袭周公爵位,采邑在周,为成王、康王冢宰,成王时赐族氏,伯羽后裔有的以爵为氏,称为周氏。宗祖为姬伯羽。其后裔一部分仍为姬姓,长居山西省西安市;宋朝(北宋时期公元960-1126年;南宋时期公元1127-1279年)有一支迁居湖南道州(今湖南省道县一带),清朝初年(清朝1644年开始纪年)另有两支分别迁居山西省灵石县、河南省宝丰县。第二次:周公后裔周公黑肩所改。东周庄王时,周公姬旦的爵位传到周公黑肩,周公黑肩企图杀死周庄王而改立王子克,事泄被杀,其后裔改为周氏。宗祖是周公黑肩。
第二支脉: ② 47烈公系(姬烈:前750-?)-……65周邕(正式改姓周)
34姬发(武王) –35成王(诵)- -36康王(钊)- -37昭王(瑕) -38穆王(满) -39恭王(扈) -40懿王(囏) -41夷王(燮)-42厉王(胡)-44宣王(静) -45幽王(湼) -46平王(宜臼) -47姬烈(前750-?)-48懋(罴) -49文-50昇-51兴-52晏-53安-54宏-55明-56瘾-57寿-58容-59休-60雄-61晖-62宽-63員-64成-65周邕(前291-前239)-………
周平王少子姬烈第19世孙姬邕所改。据宋朝人郑樵所作的《通志 氏族略》记载:“周平王之子别封汝南者,亦为周氏”。东周初年,周平王姬宜臼封少子烈为汝南(今河南省叶县东北)侯,被当地人称为周家,传至第19世姬邕,东周战国时为秦所灭,秦朝在其地置汝南郡,姬邕的家族为纪念故国,改姬姓为周姓,以示不忘本,并世代相传。这支周氏宗祖是姬邕之子姬秀。姬秀的子孙繁盛,后在汝南郡发展成为名门大族。西汉初,为续周之嗣,封姬邕之后裔周仁为汝南侯,赐号正公。后“以汝南下湿,迁至安城”。汝南在今河南省叶县北,安城在今河南省平舆县境。东汉末年,京师(洛阳)遭董卓之乱,中原人民大批东迁徐州,进而南渡,其中汝南安城周氏一支迁居今安徽省庐江。另据汝南《周氏族谱》载,汝南周氏有一支直接迁往福建宁化石壁乡,还有一支徙居永定(治所在今广西横县西北)。
第三支脉: ③ 47泄公-……66赧王(姬延:前315-前256改为姓周)
……63惠公系(改为周姓)………
47泄王-48姬林(恒王)-49庄王(佗)-50釐王(胡齐)-51惠王(阆)-52襄王(郑)-53顷王(壬臣)-54定王(瑜)-55简王(夷)-56灵王(泄)-57景王(贵)-58悼王(猛)-59元王(仁)-
60贞定王(介)-61考王(鬼)-62威烈王(午)-63安王(骄)-64显王(扁)-65慎靓王(定)- 66赧王(姬延:前315-前256改姓周)……
60贞定王(介)-61恒公-62威公-63惠公(改为周姓)………
由周赧王之后所改。据清朝人郑樵所作的《通志氏族略》记载:“赧王为秦所灭,黜为庶人百姓,号曰周家,因以为氏焉。”。。公元前256年,秦昭王灭周朝后,周赧王被黜为庶民,除周赧王姬延的嫡长子孙继续姓姬外,有的子孙因祖辈为王,遂改作王氏。其余的子孙根据“百姓称其为周家”多改姬为周。比如:赧王及其家人迁至惮狐(今河南省汝州市西北)后,有的改为周姓。有的迁徙到沛国(今江苏北部)等地。迁到沛国后,发展成为当地著姓,西汉初期大臣周昌、周勃,周昌之子周亚夫俱属于此支。这支周氏宗祖是周赧王姬延。唐朝期间,天下姬姓大都改为周姓。唐朝《元和姓纂》卷五记载:“长安姬氏,赧王之后,先开中,避玄宗名嫌,改姓周氏”。宋朝郑樵《通志氏族略》也记载:“又有姬氏,唐先开中,避明皇名嫌,改为周氏”。先天、开元指唐玄宗的两个年号。 “先天”只1年,(712),“开元”28年(713——740)。唐明皇即唐玄宗(712——755年在位),姓李,名隆基。因为“姬”与“基”同音,当时为了避讳唐明皇李隆基的名讳,明皇下达诏书,许多姬姓被迫改为周姓。比如:有一位世代居住在长安、官至水部郎中的姬处开元初年就改姓为周。《元和姓纂》只是说唐朝京城长安的姬姓改为周姓,实际上不只是京城长安,而是天下姬姓大都改为周姓。这是姬姓改周人数最多的一次。后来虽有一部分人家恢复姬姓,但终于形成了周姓人数众多而姬姓人数较少的局面。
2019年11月15日星期五 周世建搜集整理